離心機的工藝因素
由于離心機是利用固液兩相的密度差來實現固液分離的,因此污泥顆粒比重越大越易于分離。一般情況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初沉污泥較易脫水,剩余污泥較難脫水,而混合污泥的脫水性能介于兩者之間,不同污水水質產生的污泥和采用不同水處理工藝得到的污泥會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污泥脫水中會有不同的表現。
為改善污泥脫水性能,進行機械脫水前一般應均勻加入適量的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如聚丙烯酰胺(PAM),來降低污泥的比阻,使污泥固相和液相分離后更易于脫水,絮凝劑的種類必須和污泥特性相適應及與設備類型和運行工況相適應。很多情況下,在絮凝劑選型燒杯試驗中表現較好的藥劑,并沒有在實際應用中有更好的表現,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藥劑特性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污泥特性,但是與設備的運行工況并不能滿足。根據實際運行情況表明,在絮凝劑(污泥脫水劑)投加量達到一定程度后,投加絮凝劑的多少對離心脫水的泥餅含固率的影響很小,對濾液的質量影響較大。因此進行污泥脫水時,在滿足泥餅干度要求和上清液質量要求情況下,繼續增加絮凝劑的使用量是沒有必要的,也是現場造成絮凝劑浪費的主要原因。另外,隨著絮凝劑用量的增加,上清液質量更好,但是,很多情況下過分追求上清液質量而多投加絮凝劑是得不償失的,僅僅多增加了數個百分點的污泥回收率而消耗了更多的絮凝劑消耗是劃不來的。只要將上清液固含量控制在某一指標范圍內即可。在一般情況下,設備能夠適合的污泥濃度有一定的范圍要求,污泥濃度過低或過高均會消耗更多的絮凝劑。在設備正常運轉的污泥濃度情況下,絮凝劑的用量和待處理污泥的固含量近似成正比例關系,所以,在一定污泥流量的情況下,絮凝劑的投加量要根據污泥的濃度進行調整,很多時候,由于污泥濃度發生變化,而絮凝劑投加量沒有及時調整而使現場運行表現不佳或產生藥耗增加。若污泥濃度增加了而絮凝劑投加量并沒有增加就會影響了處理效果,會表現出泥餅干度降低,上清液渾濁;反之,若污泥濃度降低了,絮凝劑投加量沒有降低就形成了絮凝劑的浪費,而處理效果增加并不明顯。
另外,若絮凝劑溶解狀況不好導致實際用量不足或絮凝劑配置濃度過低使藥液有效成分供應不足,則難以形成相應干度的泥餅,影響上清液質量;而絮凝劑濃度太大,絮凝劑高分子鏈上的活性基團則會由于相互屏蔽、包裹而使有效成分難以發揮功效,從而造成藥劑的浪費;由于絮凝劑投加量過量較多,絮凝體的再分散作用也會破壞絮體穩定性,絮凝效果同樣不好。絮凝劑用量太大,不僅造成浪費,而且處理效果沒有顯著提高。市政污泥處理中,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藥液的配置濃度一般為1%‰~5%,絮凝劑用量一般3~5kg/TDS,某些工業污泥絮凝劑用量可能會達到或超過10kg/TDS,這取決于污泥性質和污泥脫水機性能。由于脫水機設備性能差異,同樣性質的污泥在使用相同型號絮凝劑的情況下也會有不同的絮凝劑消耗表現。影響臥螺離心機脫水效果的因素很多,并且各個因素又互相影響,因此處理效果是以上所述各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離心機的選型應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運行參數的調整應從脫水后泥餅處置方法所要求泥餅含水率、固體回收率和經濟性等因素綜合考慮。
上一條: 吊袋離心機的用途和特點
下一條: 沉降離心機的典型結構